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:寻朱子遗迹,陶理学之风

行业资讯 1836

寻朱子遗迹,陶理学之风——福建师范大学“追寻朱子文化”实践队

探寻文化谱系,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、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“追寻朱子文化”实践队赴福建南平开展寒假社会实践

福建南平,位于八闽大地北部,地处武夷山脉北端东南侧,是南宋理学家朱熹的故里,是朱子理学的摇篮。为充分了解朱子文化,将传统文化与新时代思想结合。2月3日至5日,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、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“追寻朱子文化”实践队,沿着五夫古镇—武夷精舍(朱熹园)—考亭书院的特定路线参观调研,追寻领袖足迹,探寻朱子文化发展脉络,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。

一、游朱子故里五夫,寻理学源头活水

东周出孔丘,南宋有朱熹。2月3日,实践队成员来到朱子故里五夫古镇参观学习,实地探寻朱子文化起源。五夫镇地处福建省武夷山市,始建于东晋,自古名人辈出,拥有丰厚的人文底蕴。

实践队成员游览了兴贤古街、朱子社仓、兴贤书院、紫阳楼遗址。令实践队成员们印象深刻的当属兴贤书院,据了解,兴贤书院约在南宋宋孝宗时肇建,是朱熹当年讲学授徒的地方。书院门额上有“洙泗心源”四个砖雕汉字,洙泗指的是孔孟故乡的两条河流,“洙泗心源”即指代朱子理学与孔孟之道一脉相承。金色的宫殿图案意味着“书中自有黄金屋”,蓝色的飞天图案意味着“书中自有颜如玉”。进入内院,第一眼便看到内院中仿朱熹笔体而写的“继往开来"的堂匾和各式楹联,还摆放着讲授用的桌椅,我们置身于此,仿佛回到了几百年前,切身感受到朱子理学的魅力,实践队成员深受感染,下定决心要将朱子文化内化于心,外化于行。

二、登武夷、访精舍,寻理学发展脉络

2月4日,实践队成员漫步于细雨中,踏朱熹之足迹,逆九曲溪而上,赏阅武夷美景,抵达武夷精舍。武夷精舍又称紫阳书院,位于隐屏峰下平林渡九曲溪畔,是朱熹于宋淳熙十年(1183年)所建,有仁智堂、隐求室、止宿寮、石门坞、观善斋、寒栖馆、晚对亭、铁笛亭等建筑。在武夷精舍讲学期间,朱熹著书立说、倡道讲学,其初步完成《四书章句集注》编纂,并撰写了《易学启蒙》、《孝经勘误》、《周子通书》、《诗集传》、《小学》等,朱子理学之架构已立。通过参观武夷精舍内各展厅,我们实践队了解到了朱子理学的发展并逐步完善,感受到其强大精神内核。


三、观习考亭书院,集理学之大成

2月5日,实践队成员赴考亭书院参观学习。考亭书院原名沧洲精舍,是朱熹亲手创办的书院,位处武夷山麓麻阳溪畔。绍熙三年(1192年),朱熹63岁,沧洲精舍始建,他在此授徒讲学、著书立说,并将其作为晚年的定居之所。在沧洲精舍,其写成《孟子要略》、《韩文考异》、《周易参同契考异》、《太极通书义》和《楚辞集注》之后,对《四书章句集注》做了最后的修订刻印,把理学发展至新的高峰。

除此之外,考亭书院中设有朱子文化创意园,以折扇,卡片,书籍的形式将朱子文化融入现代生活、群众日常当中,从而使朱子文化在新时代获得新的生命力。积极响应了“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、创新性发展,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。”


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与创新方向。通过五夫古镇—武夷精舍(朱熹园)—考亭书院的特定路线参观,深入了解学习朱子文化的内容底蕴,还原理学诞生与形成的过程,感受文化发展的历程,切身体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。在实践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通过实践坚定文化自信!